“618”未至,电商预售大幕已拉开。媒体调查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预售商品种类的边界在逐渐扩展,发货时间也从最初的10天变成30天乃至45天。作为一种“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有不少网友吐槽,一些预售制操作“越来越看不懂”。从隐瞒预售事实到设定“霸王条款”,再到推迟发货甚至直接撤单,种种乱象层出不穷。(工人日报) http://media.workercn.cn/sites/paper/paper_content.html?type=grrb&date=2022-06-09&page=6&index=0 江苏省消保委发文称:一些搞超长预售的商家表面上进行了告知,并无不妥,但实际上利用经营优势地位,将产品备货的库存成本、时间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属于实质上的不公平经营行为。 谢燕平律师表示:消费者在订购预售商品时,即已与商家达成网络购物合同。商家反复更改发货日期、无故取消订单均属违约行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需为此承担退款、退还预付款并且支付利息、合理费用等法律责任。 专家表示:监管部门应发布合规指引,明确预售商品的种类要求,并根据商品类别对预售期限做出限制性规定。同时,加强对平台和商家的监督,重点打击“隐瞒预售”“强制退款”“货不对板”等钻空子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刘晓春表示:电商平台应当依规完善预售机制,在信息披露方面形成统一规范,要求商家明确标注预售商品的质量、价格、履行期限和方式、售后服务、风险提示等内容,并强化上架审核,过滤掉超出合理预售期限的商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