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义乌饰品行业积极求变,由坐商变行商、电商,果断稳外贸拓内销,由线下转线上,抢抓直播经济风口,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涌现,已成为提振行业信心、推动行业繁荣的“新常态”。
琳琅满目的各类饰品、面戴口罩的商户和采购商、一闪而过的运货板车……疫情下的国际商贸城一区饰品区块依然繁忙。据不完全统计,义乌目前有8000多家饰品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年产值达数百亿元,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流行饰品生产基地之一。
求变:把生意搬上网 向数字化转型
这款红色日本进口的玻璃珠10打、紫色10打、蓝色10打……5月9日,远在万里之外的法国客户,通过微信向国际商贸城一区商户徐嘉蔚追加订单,这种下单方式已经成为趋势。
这位法国客户合作了十余年,疫情之下只能通过微信、邮件联系下单。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客户选购,会把产品拍成组照,并给产品编号,标注好尺寸、价格、材质发给境外采购商确认。”徐嘉蔚说,客户看中样品后,会在微信上告知型号和数量。
“受疫情影响,传统外贸向数字化外贸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徐嘉蔚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线上业务,在阿里巴巴国际站、淘宝、亚马逊开设店铺,当时线下生意火爆,而线上订单不多,但她还是安排员工做好维护和日常的更新。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疫情暴发初始,给饰品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徐嘉蔚出口到欧美的订单,客户纷纷要求暂缓发货,但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营策略,让她及时调整,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反观市场销售渠道单一、创新能力不强、客户粘性度不高、供应链不稳定的饰品商户损失则较大。同时,疫情对于商户也是危中有机,走出舒适区由坐商变行商、电商,重视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拥抱互联网,学会多元化、多渠道经营,应对各种挑战。
“2020年开辟直播‘新战场’,借助商城集团举办的新品发布会,邀请网络主播进店直播。”徐嘉蔚说,网红主播有粉丝、有流量,缺的是优质产品,而作为传统贸易企业,最缺的就是线上渠道与流量,双方资源互补,不失为一个双赢的营销方法。
主动求变还是被动改变?身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会饰品行业商会副会长的徐嘉蔚一直在思考。“行业内经常开展头脑风暴,还与其他行业商会进行交流,大家普遍有一个共识:稳住义乌全球最大的流行饰品生产基地之一的地位,以及外贸市场的出口份额,积极拓展内销市场,拥抱网红直播经济。”
创新:市场竞争 最终拼的还是产品
往年这个时候,正值夏季饰品的销售旺季,受疫情影响,原定召开的新品发布会、订货会无法照常进行。“客户看不到产品,影响还是蛮挺大的,毕竟实物跟照片存在诸多差异。”在国际商贸城一区做饰品生意20年的吴丽华感受到了危机。于是,她主动调整经营思路,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线上平台,把线下客户引流至线上。
生意不能坐等顾客上门。吴丽华翻开手机微信和手上的批发客户名片,按照采购类别、价格整理分类,建立了200个微信群。如今,“不管订单大小、不管什么平台,能利用的都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快更新频率,让客户第一时间看到新品。”吴丽华直言,市场竞争,最终拼的还是产品。
“客商无法到店选购,店里3名员工在电脑和手机之间来回切换,不仅要在线跟进订单进度,还要向200个微信群发布产品样图、视频。”吴丽华说,别看店里没有人,他们都在线上忙活着,既是下班了还能微信接单。
对任何一个行业而言,创新不仅是不断向前的强劲动力,更是不容错过的“高速列车”。经营户孙灵娟之前主营传统珍珠手链,利润有限全靠走量。今年她主动创新求变,与擅长国潮复古风的设计师和手艺精巧的珠宝制作师合作,把国潮风融入饰品,产品附加值有了质的提升。
“今年设计方向是海洋元素,原材料使用的是深海鲍鱼贝壳,造型看起来像乒乓球拍,作为服饰佩戴品会增加一种轻奢感,设计师赋予它的意义是旗开得胜。”孙灵娟说,一片小小的贝壳,里面也大有学问,正如书上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找不到一模一样的两片贝壳。贝壳虽然具有一定价值,但后续的设计加工能让它的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目前,孙灵娟的国潮饰品已经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并拥有多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今年还与主播合作拓展线上市场。
“部分城市疫情反复,很多店铺都暂停营业,加上快递物流运输受阻,内贸生意受到影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商会饰品行业商会秘书长洪灵平说,商会也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制定了网红直播的销售新路径,招引了百名主播分批到各个商户进行直播,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来源:义乌商报)